2021年6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会上,习近平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要强化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我们要赓续红色血脉,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努力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2022年5月29日,赣州市文清外国语学校党总支的党员同志一起来到大余梅岭,重温一段红色故事,走进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光。
我们首先来到了红色研学第一站——梅关古道。这是一条红色之道。1935年红军主力长征以后,陈毅、项英率部从中央苏区国际突围来到赣粤边红色根据地,坚持在梅岭附近开展了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奇故事。“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在临危之中写下了壮志凌云的《梅岭三章》,让红色文化成为梅关古道上永不熄灭的光芒。
党员同志们踏上古驿道,登上梅岭,跨梅关,脚踏赣南三年游击战争沃土,学习赣粤边根据地的创建故事,接受党史学习教育。
郭小建同志在梅关古驿道,为同志们讲解革命故事。
党员同志们在陈毅隐蔽处、《梅岭三章》诗碑,领悟抗战的大无畏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王田同志为党员们讲解陈毅隐蔽处的相关故事。
接着,党员同志们来到了红色研学第二站——梅岭三章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诵读《梅岭三章》,感受革命英雄的大无畏战斗豪情。
党员同志在郭小建同志的带领下,重温入党誓词。在坚定有力的誓词中,增强党性修养。
吴中鸿同志在故事中提道:“红军游击队面对敌人一次次的疯狂清剿,经常翻山越岭,长途奔袭,被困在荒山野岭里,就以石洞、草丛为床,无粮缺盐断油,就靠着野菜野果充饥。1936年冬天,陈毅在梅关经历了一场生死劫。在敌人的围追堵截、疯狂清剿下,潜伏在草丛中的陈毅,在布片上挥笔写下了著名的绝笔诗——《梅岭三章》,表现了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情操,临危不惧、斗志弥坚的豪迈胸怀。”给同志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他勉励党员同志们要将陈毅同志为代表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落实到我们的教育工作中,不断夯实理想信念,自觉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教育事业发展的实践中展现担当、彰显作为,努力做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好教育。 坚定信念,不怕困难,培养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梅岭三章》
〔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吴中鸿同志说: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正是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如傲骨红棉,用热血与勇毅执着追寻信仰,用奋斗和牺牲换取今日的国泰民安。今天,我们党已走过百年华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回望过去,当不忘初心,铭记英雄,致敬前辈,不忘来时路,奋进新征程!
在他铿锵有力的呼吁中,同志们齐诵陈毅同志创作的《梅岭三章》。
学习后,小学党支部王田同志和初中党支部的曾杰同志发表学习收获,他们说道,革命先辈们在革命的路上不畏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值得学习,要把红色精神运用到平时教育教学之路上,让自己不断进步。
小学党支部同志合影留念。
初中党支部同志合影留念。
高中党支部同志合影留念。
综合党支部同志合影留念。
下午,党员同志们一行来到了红色研学第三站——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作为全国唯一全面展示南方八省十五个游击区三年游击战争的革命历史纪念馆,这个纪念馆梳理记载、全面展示了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艰苦斗争历史,是集红色教育、研究展示、典藏保护、研学旅游等多维合一、创新化、现代化的红色纪念馆。
党员同志认真学习。
党员同志体验红军们的山洞防御工事。
党员同志们参观完大余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重温赣南游记岁月,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通过一天的参观学习,党员同志们深刻感悟了大余这片红色土地的光辉革命历史和厚重文化底蕴。同志们纷纷表示通过参观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更加深刻感悟到了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中体现的百折不挠、宁死不屈的必胜信念,深刻领悟到了百年来党带领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艰辛历程,他们将以史为鉴,学习先烈前辈们胸怀报国之志的精神,自强不息、奋发作为,让理想信念在教育事业中闪光发亮。